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酶学”相关记录132条 . 查询时间(1.041 秒)
第十七届全国酶学学术讨论会第一轮会议通知(2025年6月27-30日,安徽芜湖)
第十七届 酶学 会议通知 安徽芜湖
2025/4/16

西南大学团队揭示假托品酯化的酶学机制(图)
生物碱 酶 麻醉镇痛
2024/5/4
茄科植物托品烷生物碱(Tropane Alkaloids,TAs)是抗胆碱药物的重要来源。在临床上,TAs广泛用于麻醉镇痛、止咳平喘、舒缓胃肠不适、治疗晕动症、缓解近视和神经退行性疾病等。剔佫酰假托品(3β-tigloyloxytropane)又名托品林或剔佫列定(tigloidine),是茄科药用植物颠茄(Atropa belladonna)产生的一种假托品衍生的生物碱,可用于治疗帕金森症等神经...

2023年12月6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周佳海课题组和浙江大学杜艺岭课题组和合作在JACS上发表了题为Conserved Enzymatic Cascade for Bacterial Azoxy Biosynthesi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揭示了微生物中氧化偶氮类天然产物关键结构基团生物合成的酶学基础,发现了一个新颖的铁离子依赖型膜结合氮-氮键合酶和一个双铁家族的氧化偶氮合酶。研究结果显...

分泌蛋白是微生物群影响宿主的直接分子机制之一,因此构成了药物发现的一个有前途的领域。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酶学专业分会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酶学专业分会 酶学
2023/2/20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酶学专业分会来源于的酶学专业委员会成立于1999年,旨在推动酶学研究理论与技术的普及和推广、促进酶学学科科技人才的成长。第一至五届酶学专业委员会分别由邹承鲁、许根俊、周筠梅、周海梦、冯雁担任主任。经过五届理事们的努力,酶学专业委员会得以大力发展。第五届酶学专业委员会现有委员35名,另有名誉主任1名,副秘书长2名。继承和发展由我国著名的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邹承鲁先生倡导...









中国科学院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酶学课题组(图)
中国科学院 生命科学 酶学 课题组
2023/2/6

邓子新院士团队破解核苷类药物生物合成中氯代酶分子酶学机制(图)
武汉大学 药学院 核苷类药物 分子酶
2022/10/28
2022年10月28日,武汉大学药学院、中南医院药学研究院邓子新院士团队在催化领域国际知名期刊《ACS Catalysis》(美国化学会?催化)上在线发表题为“Structural Insight into the Catalytic Mechanism of Non-Heme Iron Halogenase AdaV in 2′-Chloropentostatin Biosynthesis (2...
关于“第十五届全国酶学学术讨论会”延期举办的通知
第十五届 全国酶学学术讨论会 酶学 延期
2021/11/2


Nature Chemistry: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雷晓光课题组与合作者在植物天然产物生物合成与酶学研究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图)
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 雷晓光 植物天然产物 生物合成 酶学研究
2020/5/26
2020年5月25日,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雷晓光课题组与合作者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戴均贵课题组以及中国中医科学院黄璐琦课题组,在Nature Chemistry杂志上发表以“FAD-dependent enzyme-catalysed intermolecular [4+2] cycloaddition in natural product biosynthesis”为标题的文章,解析了...
为筛选具有工业应用价值的产蛋白酶新菌种,本研究采用酪素培养基进行新菌株筛选,利用生理生化试验和16S rDNA测序进行菌种鉴定,并结合生化方法测定其蛋白酶的酶活。结果表明,本研究筛选的一株产蛋白酶菌株HSU-2 (GenBank登录号:MN315516)为蜡样芽胞杆菌(Bacillus cereus)。该菌种产蛋白酶的最适pH值和温度分别是7.0和60℃,为一种耐高温的中性蛋白酶。该蛋白酶可耐受5...

第十四届全国酶学学术讨论会顺利召开(图)
第十四届 酶学 学术讨论会
2019/10/22
由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酶学专业委员会主办,遵义医科大学药学院、贵州省生物催化与手性药物合成重点实验室和遵义市科学技术局承办的“第十四届全国酶学学术讨论会”于2019年8月11日-14日在享有“转折之城,会议之都”的贵州省遵义市隆重召开。山东大学(威海)副校长陈冠军教授主持开幕式并介绍了与会领导、特邀嘉宾和专家学者。遵义市副市长李莲娜首先致欢迎辞,对各位专家、学者的到来表示欢迎,对长期关心和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