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数学”相关记录55083条 . 查询时间(4.878 秒)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余开亮、汪金松等在Nature Communications发文揭示微生物碳利用效率对温度的非线性响应及其对土壤有机碳变化的影响(图)
余开亮 汪金松 非线性 土壤有机
2025/4/17
微生物碳利用效率(CUE)是衡量土壤有机碳(SOC)积累和损失的重要指标,也是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模型中的关键参数,对于理解SOC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热适应性理论认为,土壤单位微生物量呼吸在较高的温度下通常较低,据此推断,CUE可能随着空间上温度升高或者长期增温而增加。然而,目前学术界尚不清楚在较大的空间尺度上CUE的温度响应特征及其对土壤有机碳变化的影响。针对这一关键问题,中国科学院...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5年第2期目录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5年 第2期 地理
2025/4/15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5年第2期目录。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方红亮研究组发布全球植被叶倾角空间分布图(图)
方红亮 空间 数值 应用
2025/4/10
植被叶倾角(LIA)表示叶片表面与水平面的夹角,是表征植被结构的关键参数,深刻影响植被冠层辐射传输、降水截获、蒸散发和光合作用等过程,被广泛应用于辐射传输模拟、遥感反演、植被生态和陆面模式等研究中。然而大范围植被叶倾角数据获取难度大,目前还缺乏全球范围的叶倾角分布数据。许多研究常常假设叶倾角符合球形分布(平均叶倾角= 57.3°)或针对不同植被类型预设不同的叶倾角数值。然而,这些假设在全球的适用性...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巨反常霍尔角调控与磁性外尔霍尔传感(图)
传感 模型 拓扑
2025/4/9
磁性材料的反常霍尔输运效应来源于能带内禀贡献及杂质外禀散射,其重要参量反常霍尔角代表纵向电流密度驱动横向反常霍尔电流密度的能力。大反常霍尔角在反常霍尔磁传感、自旋电子学磁畴翻转等方面发挥关键作用。过去70年来,反常霍尔角长期处于0.1~3°(0.2%~5%)的较低水平,且缺乏调控模型和实验方案,导致反常霍尔这一重要物理效应长期不能得到有效应用。

“向经典看齐”是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主任朱永官院士发起,由生态环境研究中心青年学术委员会委员解读经典论文的系列活动。本活动旨在鼓励青年科研人员勇于挑战高难度的科学问题,抢占科技制高点,向本领域顶尖的科学家看齐,力争取得原创性、颠覆性成果,传承经典、砥砺前行。
从1879年霍尔效应的最早发现,到更多种霍尔效应的陆续发现,霍尔效应“大家族”不仅推动了电子元器件的大发展,更深化了人类对物质世界的理解。2024年6月,202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授予了在量子反常霍尔效应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薛其坤院士。2012年,薛其坤率领团队在实验上首次观测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这被认为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基础研究领域最重要的科学研究成果之一。

2025年3月29日,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李虹研究团队在国际学术期刊Genome Biology在线发表了题为“SOAPy: a Python Package to Dissect Spatial Architecture, Dynamics and Communication”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推出了一款基于Python的空间组学集成分析工具包SOAPy,为解析空间微环境提供了多样化的...
《大学数学》投稿指南
《大学数学》 投稿指南 核心期刊 数学
2025/3/24